肺炎链球菌,数十万婴幼儿死亡的“元凶”!

1.8万


肺炎链球菌(Spn)可分为90多个血清型[1]。但是能真正致病的血清型有20多种,其中在我国以19F、19A、23F、14和6B型为主[2]


Spn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,可定植在人的鼻咽部,通常情况下并不致病。当定植的环境发生变化,如机体抵抗力下降、麻疹或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、营养不良或年老体弱等情况下,Spn将透过黏膜防御体系发生侵袭性感染[3、4]。感染后引发的疾病统称为肺炎球菌性疾病(Pneumococcal disease,PD)。


若Spn感染到原本与外环境相通的部位,所引起的疾病是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(Non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,NIPD),主要包括AOM、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等。


若侵入原本无菌的部位和组织所引发的感染,会引发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(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,IPD),主要包括脑膜炎、菌血症和菌血症性肺炎等。Spn感染常见于婴幼儿,老年人以及具有基础疾病的人。


2015年全球有370万例5岁以下儿童的严重肺炎球菌性疾病,肺炎球菌感染每年导致29.4万例的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[5]


中国一项研究显示,IPD患者中79.67%在5岁以下,且5岁以下各年龄段占比相当,分别为26.01%(<12月龄)、24.39%(12-24月龄)、29.27%(24-60月龄)[6]故中国5岁以下儿童均面临较高IPD患病风险


WHO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疫苗可预防疾病中极高优先预防的疾病,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(2020版)提及:在儿童中,相对于PPV23,PCV具有可以诱导免疫记忆、降低鼻咽部病原携带率、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疾病的疫苗效果均较好等很多优势,因此对于<5岁儿童建议推荐接种PCV13。


随着PCV实现国产化、预期价格下调等因素,中国可考虑将PCV纳入儿童免疫规划。



参考文献:

[1] Park IH,Pritchard DG,Cartee R,et al.Discovery of a new capsular serotype(6C)withinserogroup 6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[J].J Clin Microbiol, 2007,45 (4):1225-1233.

[2]Lyu S,Hu HL,Yang YH,et al.A systematic review abou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

serotype distribution in children in mainland of China before the PCV13 was licensed[J].Expert Rev Vaccines,2017,16 (10):997-1006.

[3] Pennington JE.Treating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the era of cost control [J].Am FamPhysician,1986,33 (2): 153-160.

[4] 张 雪 梅 . 肺 炎 链 球 菌 自 然 转 化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[J]. 国 外 医 学 临 床 生 物 化 学 与 检 验 学 分册 ,2002,23 (6):348-350.

[5] Wahl B, et al. Lancet Glob Health. 2018;6: e744–57.

[6] Cai K, et al.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2018:11 2461–2469




请在小豆苗APP内打开